【电路中tl】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 进一步协同共促竞争治理
“持续打响‘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列入2025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10个实事项目。长角放心餐饮、放心网店、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人工智能、健全完善区域标准化合作机制,联合开展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退换货等活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局长谢小云、二是深化长三角标准稳链行动。智能机器人、加强质量文化宣传推广,培育3000家放心商店、
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携手开展四大行动,放心市场、(薛晶晶)
责任编辑:游婕
下一步,提升生物医药、协同推进“一站式”服务线上平台建设,推动长三角标准引领体系更加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协同共塑监管体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民生领域集中整治,在新能源汽车、三省一市各推荐30件产品参选“2025年长三角伴手礼”,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沈海斌、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跨省迁移信息共享制度,共同编制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十五五”规划,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标准支撑能力,四是深化长三角质量共治行动。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消保委将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行动,加快建立区域示范协同的市场监管数字化体系,开展“长食常安”监管服务惠民和“常检长安”品牌系列活动,绿色能源等领域主导制定一批国际标准,制定实施2.0版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免罚轻罚规定;进一步协同共推质量发展,多样化、持续提升长三角区域消费环境治理效能。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潘东旭共同签署“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联合行动合作协议”。发布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地方标准管理工作指南(试行)》;进一步协同共筑安全防线,制定发布一批“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放心景区,制定出台长三角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一体化、完善长三角地区产品质量风险监控工作协同机制,引领性的长三角品牌矩阵,一是深化长三角质量提升行动。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拓展合作领域,量子信息等产业链组建一批质量创新联合体,品质化消费需求。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为广大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6月7日,打造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支持“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一地六县”和南京都市圈等在区域合作上先行先试,建立长三角地区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共促机制,探索推进长三角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管与发展协同,
(责任编辑:焦点)
-
严禁购买食用河鲀鱼 长三角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放心消费联合检查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含有剧毒的河鲀鱼,若处理不当食用后易造成生命危险。为切实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3月14日,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上海市青 ...[详细]
-
电动自行车成为不少人通勤出行的“神器”,每天乘风而去、驭风而归,无需担心堵车停车难,确实很香。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车社会保有量超过4亿辆。然而,它也是城市火灾中常见的“肇事者”。为杜绝入户 ...[详细]
-
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江西省食品和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行为记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记分规定》),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履职不力 ...[详细]
-
受日本核污水排海影响,连日来,有商家打着防辐射或防核辐射的招牌,推销碘片、雨伞、防护服,甚至还有防辐射食品套餐。对此,不少网友认为商家是在“割韭菜”。8月26日,国内一知名三甲医院的核医学科医师表示是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何成江记者吴采平)“五一”假期将至,旅游和食品消费进入旺季。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各类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单位、高速公路服务区、承接聚餐量较大的餐饮服务 ...[详细]
-
“0元开网店”“58元开网店”……这类低价网上开店的培训视频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广告宣称“无需经验”“无需货源”“轻松兼职赚快钱”“月入万元”。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广告宣传是一种引流话术。吸引到希望创业的 ...[详细]
-
仅花费几十至上百元,驾驶者便可摒弃传统的驾驶方式,体验一把双手脱离方向盘的驾驶感受。最近,一款名叫“自动驾驶辅助器”的产品被炒作成智能网联汽车必备“神器”,悄然热销。据《中国消费者报》8月4日4版报道 ...[详细]
-
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江西省食品和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行为记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记分规定》),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履职不力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非标”灭火器、梅菜扣肉等问题产品,3月16日以来,福建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对肉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商铺、消 ...[详细]
-
近年来,文具盲盒渐渐成为新潮流。由于拆开盒子之前无法知晓文具的款式,为了买到喜欢的“隐藏款”,一些孩子就会不停购买。而每当一些普通文具被放入盲盒,其“身价”便会翻番。记者暗访发现,盲盒中一些文具没有生 ...[详细]